热门搜索:
污染场地具有特异性,每个场地都有其*特的周边环境。场地调查作为计划方案的一部分,专业人员需确定污染场地总体特征,明确要达到的修复目标,并且控制成本。
一、场地物理特征
场地物理特征主要是要给出场地的环境信息,包括地表特征、土壤、地质、水文学、气象和生态等方面。场地特征分析应该强调那些对于确定污染物在相关暴露途径中的迁移较为重要的因素。
1.地表特征 地表特征可能包括设备尺寸和位置(构筑物、池、管道等)、地表废物处置区域、建筑物线和公共事业管线、公路、铁路、排水沟、地表水体、植被、地形、住宅及商业建筑等。弄清这些地表特征有助于掌握污染物迁移的可能路径及潜在污染 区域。 地表特征的调查不应局限于场地范围内,也要包括场地外的显着特征。场地地貌的历史特征可通过历史影响资料、以往地质调查资料集操作记录,或与当地居民及管理部门的问询中获得。
2.地质特征 地质特征可能会决定或影响场地的以下几个方面: ①含水层和蓄水层的深度、位置及范围; ②污染物的释放及迁移; ③场地勘探和修复的工程地质学特征。 场地地质特征的调查要围绕那些可能影响污染迁移的关键特征展开。为了了解场 地地质特征,必须确定基岩和覆盖层的地质情况,总体来说,场地的地址特征调查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①从可利用的信息中确定区域地质特征; ②勘探可能包括现场地球物理特征调查的测绘区域; ③地下勘探。
3.土壤和包气带 土壤和包气带特性会影响污染物迁移类型以及迁移到地表水和随后到达地下水位的速率。通过土壤表面转移到包气带的污染物,很可能直接到达地下水位,也可能有部分或全部滞留在包气带,持续污染地下水。土壤的工程学、物理学、 化学特征和包气带物质可以现场测定或实验室测定。下表为典型的包气带调查内容。
4.地表水文特征 污染物在地表水的迁移很大程度上受水流控制,而在流动水体中流量是坡度、几何形状和摩擦系数的函数。污染物有三种可能的迁移方式: ①吸附在随水流流动的沉积物上; ②以悬浮固体形式迁移; ③以溶质(溶解的)形式迁移。 下 面是场地特征调查中可能用到的地表水信息。
5. 水文地质特征 场地水文地质特征的确定包括鉴别地质特征、水力特征和地下水利用情况。区域水文地质条件可以从现有的信息中获得,具体地点的水文地质条件可通过地下探查、安装探测井、现场液压性能测试来确定。下表是地下水系统的特征。
6.气象特征 气象数据经常需要用于调查污染物的大气迁移、确定风险评估和为保护公众*健康提供实时监控。下表是主要的气象信息汇总。
7.人口和土地利用特征 如何收集数据来确定暴露于污染场地可能的人口数量? 收集关于人口规模和位置的信息; 对潜在的敏感亚群(孕妇、婴幼儿等)必须给予特殊的考虑; 通过人口普查和其他调查数据可以确定暴露于污染介质的人口数量; 人类和 污染介质接触类型及程度、将来土地利用和现状土地利用的信息数据; 利用人口增长预测、土地利用规划和区划地图可以建立可能的暴露场景。
二、污染源特征
污染源主要是来自存储在桶、罐、地面蓄水池、垃圾堆和填埋场中的有害物质。
污染源的表征主要包括下述信息:
污染泄露的设备特点;
②废弃物的特征;
③存在于污染源的有害废物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三、污染性质和范围
现场调查的较终目的是确定污染性质和范围,从而正确评估场地风险水平和合理选择修复技术及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