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污染场地是工业化进程的副产物,随着城市化工业化的不断发展可以预见将会有更多的污染场地需要修复治理。要修复和治理污染场地先要对其污染状况进行调查当前的污染场地调查方法主要有系统布点法、分区布点法以及随机布点法利用进口设备进行检测与分析。中科检测在污染场地调查、修复效果评估等领域积累了丰富的项目经验,可出具污染场地调查评估与修复治理实践报告。
根据主要污染物种类的不同,中国污染物场地可以分为重金属污染场地、电子废弃物污染场地、持久性**污染物污染和几种污染物共存的复合型污染场地。不同污染物在污染场地中的存在形式和分布特征各不相同,因此采用的调查方法也有所差异。
污染场地风险评估的危害识别技术要求
1、收集相关资料
按照HJ25.1和HJ25.2对场地进行环境调查及污染识别,获得以下信息:
1)较为详尽的场地相关资料及历史信息;
2)场地土壤和地下水等样品中污染物的浓度数据;
3)场地土壤的理化性质分析数据;
4)场地(所在地)气候、水文、地质特征信息和数据;
5)场地及周边地块土地利用方式、敏感人群及建筑物等相关信息。
2、确定关注污染物
根据场地环境调查和监测结果,将对人群等敏感受体具有潜在风险需要进行风险评估的污染物,确定为关注污染物。
污染场地风险评估的暴露评估技术要求
1、分析暴露情景:暴露情景是指特定土地利用方式下,场地污染物经由不同暴露路径迁移和到达受体人群的情况。
敏感用地方式下,儿童和成人均可能会长时间暴露于场地污染而产生健康危害。对于致敏感用地方式下,儿童和成人均可能会长时间暴露于场地污染而产生健康危害。对于致癌效应,考虑人群的终生暴露危害,一般根据儿童期和成人期的暴露来评估污染物的终生致癌风险;对于非致癌效应,儿童体重较轻、暴露量较高,一般根据儿童期暴露来评估污染物的非致癌危害效应。
敏感用地方式包括GB 50137规定的城市建设用地中的居住用地(R)、文化设施用地(A2)、中小学用地(A33)、社会福利设施用地(A6)中的孤儿院等。
2、确定暴露途径:主要有经口摄入土壤途径、皮肤接触土壤途径、吸入土壤颗粒物途径、吸入室外空气中来自表层土壤的气态污染物途径、吸入室外空气中来自下层土壤的气态污染物途径、吸入室外空气中来自地下水的气态污染物途径、吸入室内空气中来自下层土壤的气态污染物途径、吸入室内空气中来自地下水的气态污染物途径、饮用地下水途径。
3、计算敏感用地土壤和地下水暴露量。
4、计算非敏感用地土壤和地下水暴露量。
每一次的场地调查报告的结果都是基于场地现场采样的点位调查和检测的结果,场地调查报告结论是基于有限的资料、数据、工作范围、以及调查费用当前可以获得的调查事实而做出有效性的判断。
每一次场地环境的初步调查仅仅是场地的使用者在开发之前对场地进行摸底调查与初步了解,无法*反映场地的时机情况,而且调查所采集的样品和数据也不一定能代表场地内的非一般情况。
更多污染场地调查评估与修复治理实践内容,了解中科检测!